WFU

網站頁籤

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重要因子為失智和腦霧提供保護傘!改善腦袋轉不過來、無法思考!











此部落格所有文章、內容為鄭淳予醫師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許可取得作者授權皆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或引用不得任意轉載


文 / 鄭淳予醫師

好好關注和避免高風險因子,就能預防或延緩自己未來罹患失智症,讓風險至少降低四成!當然這些因子也對腦袋轉不過來、無法思考、健忘失神的腦霧預防十分重要!這裡我為大家整理科學實證,8項重要且有效的生活指引:​


🔸#1 避免寂寞感纏身 ​


​2022年2月發表在《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研究 ,分析約二千多人發現,比起不寂寞,「感到寂寞」(Loneliness)的人,未來十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約有一點五倍。

這讓我們瞭解,「寂寞」不只是一個感知而已,它和腦退化之間是具有相關性的。活躍和緊密的社交活動,對大腦具有保護作用,科學家發現每天和親朋好友進行有意義互動的人,未來罹患失智的風險降低;社交關係多元的人,也被發現總體的死亡率較低。​

和他人互動的過程,會刺激和挑戰我們的思考,需要動腦和費心,也會逼迫大腦必須要永續地學習,讓腦細胞不斷活化、產生新的連結!​


🔸#2 小酌無傷但千萬別過量


研究已經證實,每周喝酒超過兩瓶葡萄酒的酒精量(約莫相當於二十個酒精單位,Alcohol units),就有可能增加失智的風險。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的建議,我們成人每日飲酒量,也要控制在不超過一罐啤酒(或相當於二十克酒精量)為原則。​


🔸#3 吸入肺裡的毒會傷腦 ​


美國一項含括二千四百萬人的大型研究分析 ,在平均七年的追蹤裡,約有二百八十萬人最終罹患了失智症,科學家在其中發現,暴露於環境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PM2.5和「二氧化氮」NO2,會增加失智風險,而且濃度越高、罹患失智的機會越大。​

若是居住在車流量大的馬路邊、或是工業區附近,居家要斟酌開窗的時間,儘量避免或是選在非通勤的尖峰時間。在長時間生活或工作的空間,尤其是每天要待上八小時睡眠的臥房,可以設置空氣清淨機或有過濾系統的換氣設備幫忙改善空氣品質。​

當然,「菸害」的影響也十分大,直接吸進肺中的有害物質濃度高、種類也多,所以自己不抽菸、也不要吸別人的二手菸,電子菸也已經被許多研究證實對身體依舊有傷害,能少則少。​


🔸#4 森林浴能安撫大腦和自律神經


休假時記得留給自己到戶外走走的時間,接近大自然、享受森林浴 ,已經被研究證實可以平衡壓力賀爾蒙和自律神經系統,改善高血壓和心悸的現象,也能降低 反芻思考(Rumination),也就是鑽牛角尖的思緒,舒緩焦慮的程度,改善大腦認知功能。讓自己保持在平靜自在的狀態,對身心就能提供很棒的防護力。​


🔸#5 年紀大血壓就可以高?


為了保護腦神經系統,當年紀步入四十歲之後,反而更加不能鬆懈,控制收縮血壓低於130毫米汞柱才安全,降血壓藥在此時是真正能幫助你預防腦血管病變和失智的良方。​


🔸#6 保持耳聰目明


自步入社會工作時,就要開始注意噪音對聽力帶來的傷害,如果工作或生活場域持續有大量噪音,就要佩戴適當的防護裝備。當中老年開始出現 重聽 的現象,要積極接受檢查,需要時也不要猶豫地及早佩戴助聽器幫忙。​


🔸#7 像士兵一般保護你的大腦


不管是工作或是平時的休閒運動,儘量避免頭部的外傷或頻繁的撞擊,像是騎車通勤、拳擊、騎馬等等的活動,都要佩戴完整的防護裝備。曾有創傷性腦損傷的人,被證實更容易得到失智症,對腦部退化來說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因子,一定要小心!​


🔸#8 不要輕忽每天吃什麼​


飲食會改變血糖、血壓跟體重,也會對大腦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特別注意要少吃加工品和甜食,多吃食物原型和多喝水!抗氧化的「地中海飲食」被證實能預防老化和失智,多吃深綠色蔬菜和水果,食用富含omega-3的植物油,和每天一小把的堅果,也別忘了採用低GI飲食法,這些飲食原則都能為大腦提供保護作用。​

研究「腦腸連結」的先驅專家—艾莫隆‧邁爾醫師 (Emeran Mayer)就認為,大腦、腸道和腸道菌之間彼此有著大量的交互影響,在我們的人體中互相決定了對方的健康狀態,與其草率地填飽肚子,不如好好讓自己吃上健康均衡的一餐,質重於量,吃得飽不如吃得巧!​





📙 本文摘自腦霧:腦退化自救、預防失智,腦科醫師教你大腦重置,提升專注、記憶、思考三大腦原力(增訂版)》一書



更多關於腦霧和失智的文章

腦霧的迷思和釋疑!5大QA一次解答【2022更新】
腦霧該怎麼辦?請先別急著掛號看醫生!
小心「吃」!真的能救你的大腦



▍延伸閱讀​


1. Huang, C., et al., 6-month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in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 cohort study. Lancet, 2021. 397(10270): p. 220-232.​

2. Groff, D., et al., Short-term and Long-term Rates of 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Netw Open, 2021. 4(10): p. e2128568.​

3. Spudich, S. and A. Nath, Nervous system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Science, 2022. 375(6578): p. 267-269.​

4. Ellul, M.A., et al., Neurological associations of COVID-19. Lancet Neurol, 2020. 19(9): p. 767-783.​

5. Nalbandian, A., et al.,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Nat Med, 2021. 27(4): p. 601-615.​

6. Salinas, J., et al., Association of Loneliness With 10-Year Dementia Risk and Early Markers of Vulnerability for Neurocognitive Decline. Neurology, 2022.​

7. Ceban, F., et al., Fatigu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ost-COVID-19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ain Behav Immun, 2021. 101: p. 93-135.​

8. Soriano, J.B., et al., A clinical case definition of post-COVID-19 condition by a Delphi consensus. Lancet Infect Dis, 2021.​

9. McAlpine, L.S., et al., Ischemic Stroke, Inflammation, and Endotheliopathy in COVID-19 Patients. Stroke, 2021. 52(6): p. e233-e238.​

10. Matschke, J., et al., Neuropathology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Germany: a post-mortem case series. Lancet Neurol, 2020. 19(11): p. 919-929.​

11. Aiyegbusi, O.L., et al., Symptoms, com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 of long COVID: a review. J R Soc Med, 2021. 114(9): p. 428-442.​

12 Theoharides, T.C., et al., Long-COVID syndrome-associated brain fog and chemofog: Luteolin to the rescue. Biofactors, 2021. 47(2): p. 232-241.​

13. Alkodaymi, M.S., et al., Prevalence of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symptoms at different follow-up period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22.






『身體累但躺在床上大腦就是不關機!入睡困難的好眠tips』相關影片


<>

看更多有趣的「神經小知識」影片▶『神經很有事』Youtube頻道

鄭淳予醫師臉書
鄭淳予醫師部落格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