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部落格所有文章、內容為鄭淳予醫師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許可取得作者授權,皆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或引用,不得任意轉載。】
文 / 鄭淳予醫師
自從「腦霧」Brain Fog 的困擾開始被全球關注,臨床上也有愈來愈多人抱怨自己:腦袋轉不過來、腦袋無法思考等,思緒遲鈍、身心倦怠之苦,便有許多新聞和媒體針對腦霧發表文章或影片,但某些標題和內容在沒有陳述清楚的狀況下,造成社會大眾許多誤解和恐慌,因此我針對幾項迷思,作一些解說,希望我們都能一起開始正確理解「腦霧」:
▍腦霧是疾病嗎?
「腦霧」是描述一群綜合症狀的表現,並不是一個診斷。有許多疾病都會出現健忘失神、倦怠渙散的腦霧「症狀」,因此它是一種身體的警訊,重點是認識導致腦霧的原因,常見容易導致腦霧的疾病包括:
🔸感染新冠肺炎之後:可能產生「新冠長期症狀」或「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的症狀表現之一。
🔸長期失眠:總是難以入睡,或是淺眠,包括整晚多夢或頻尿,或是天未亮就早醒睜眼的人。
🔸慢性疼痛:除了常見的頭痛,或是慢性關節炎、病毒感染後的神經痛,或是纖維肌痛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
🔸情緒問題:憂鬱、焦慮或恐慌的人。
🔸慢性頭暈或暈眩症。
🔸處於更年期或經前症候群的女性朋友。
🔸腸胃道疾病:消化吸收不良或蠕動異常的人,譬如腸躁症。
🔸癌症相關的化學治療之後。
🔸自體免疫疾病或慢性過敏。
▍腦霧會直接造成失智嗎?
出現腦霧就會失智嗎?當然不一定會,腦霧不是致病原因,出現腦霧症狀是一種結果的呈現、是身體給的警訊。因此我們更要關注的是:「為什麼我會開始腦霧了?」
這意味著我們已經讓大腦處在某種威脅中,或是慢性疾病、發炎感染、疼痛,或是飲食失調、情緒疾患、睡眠或日夜節律紊亂等等,若完全不理會,讓神經系統持續受到這些傷害,才是讓自己暴露在腦退化的風險中!
如果把失智症比喻作電腦的 #硬碟壞軌,代表我們再也叫不出需要的檔案;而腦霧就比較像是電腦因為過熱暫時 #當機,重新開機,或把硬碟重整一下,就可以繼續運行地很好。
失智症的罹病風險中,雖然許多和先天遺傳相關,目前為止,臨床上沒有能夠完全治癒失智症的方法,也就是說它的病程多半都是緩慢退化,幾乎不可逆轉,但每三個失智症患者中,其中也會有一個,是可以透過預防而避免發病的!
仍有將近40%的失智危險因子,是我們可以人為積極調控的,也因此,好好照顧自己的腦神經系統,從現在開始就積極改善腦霧,對抗腦霧—就是為預防失智來儲存腦本!
▍新冠腦霧是什麼?
「新冠長期症狀」通常是在感染後三個月內會發生的症狀群,主要症狀包括 :
🔸疲勞
🔸腦霧(記憶、專注、思考理解力下降或辭不達意)
🔸頭痛、頭暈或耳鳴
🔸失眠、做惡夢
🔸心悸、胸悶或胸痛
🔸慢性咳嗽、呼吸不順或覺得喘
🔸腹瀉、胃痛或食慾下降
🔸肌肉疼痛、肢體痠痛或刺麻感
🔸焦慮或憂鬱
🔸味嗅覺失調
🔸發燒或紅疹
陸續已經有分析發現,即便感染時肺炎症狀不嚴重但後續還是有出現新冠腦霧的風險。大學醫療網絡(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是加拿大頗富盛名的研究組織,團隊統整了將近40多個研究結果,證實了在罹病至少三個月後,五人之中有一人仍持續受到認知功能退化的困擾 。
紐約西奈山醫療體系(Mount Sinai’s Center)非常專注於新冠後遺症的復健和治療,二〇二二年一月所發表的研究中,團隊就發現在約莫一年的追蹤裡,有高達六成的病人出現了腦霧現象,後續仍舊全職工作的人,由原本的七成降至四成。
全球的科學家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許多研究,透過直接蒐集病人的腦組織、腦脊髓液、腦部影像、大型流病調查、實驗小鼠等,從各種角度著手,試圖去釐清新冠病毒傷害腦神經系統的路徑。
不,腦霧當然有可逆機會!透過關注自身疾病、睡眠、生活、飲食等調理,我們很有可能會痊癒!在這裡我分享一些具體能改善腦霧的方法和策略,我們一起來儲存腦本:
🔸注意每天呼吸的空氣:接近大自然、享受森林浴,讓大自然幫助我們平衡壓力賀爾蒙和自律神經系統,也能舒緩焦慮、改善大腦認知功能。小心避免暴露在環境高濃度的PM2.5和「二氧化氮」中,居家要儘量避免在通勤的尖峰時間開窗,「菸害」的影響也很大,所以自己不抽菸、也不要吸別人的二手菸,電子菸依舊有傷害,能少則少。
🔸睡個好覺:充足和深層的睡眠,有助於腦細胞的休息和自我修復。良好的睡眠能「鞏固記憶」,睡眠也能促進大腦的可塑性,同時增加大腦廢物清除的能力。
🔸挑戰未知和持續溝通:保持、培養自己的好奇心,不害怕去學習新的事物,培養多個除了工作以外的興趣或專長,增加多樣化的生活面貌,是提升記憶力很好的方法。也要維持良好溝通能力:不斷練習表達與溝通,由於中年後罹患「重聽」的機會並不低,因此能即時矯正「重聽」的現象就特別重要。
🔸避免憂鬱和寂寞情緒:「感到寂寞」的人,未來十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約有一點五倍。離群索居的人罹患失智、高血壓、心臟病和憂鬱症的風險,確實都比一般人來得高,所以為了保護大腦,儘管工作和人際有諸多壓力,為了避免腦霧、失智找上門,打起精神、樂觀正向的生活是必需的。
🔸吃得好,保持「腦—腸」連結的健康:特別注意要少吃加工品和甜食,多吃食物原型和多喝水。抗氧化的「地中海飲食」被證實能預防老化和失智,多吃深綠色蔬菜和水果,食用富含omega-3的植物油如橄欖油,和每天一小把的堅果。小酌無傷、但千萬別過量,記得控制每周喝酒不超過兩瓶葡萄酒的酒精量,避免失智風險增高!
🔸讓身體動起來:別再把運動很累當作藉口了!擁有規律散步的習慣,比起完全不動的人,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能降低。身體多動是大腦能保持健康的關鍵因素,只要規律簡單的有氧運動,像是每天快走三十分鐘以上,騎單車和游泳也很好,就能產生保護大腦的作用。
🔸對抗新冠腦霧:第一時間能避免自己感染新冠肺炎最重要,利用正確飲食、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和接近大自然的戶外活動,減緩神經性發炎和改善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完整接種疫苗也可能有機會降低產生新冠長期症狀的發生率。照顧自己的睡眠品質,避免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憂鬱、焦慮等情緒風險,也能幫助我們遠離新冠腦霧。
🔸保護腦心連結:心和腦之間的交互影響是很緊密的,心律不整、心臟病和心臟衰竭,都會造成大腦的損傷,我們不但要治療心臟疾病,還要確保有顆快樂和開闊的心,這都能幫助我們遠離腦霧。控制血壓和血糖:沒有好好控制的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會增加腦細胞的老化速度,增加腦部小血管病變的風險,甚至中風的機會。避免肥胖、控制血糖,藉此可以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也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
腦神經系統的可塑性是確實存在的,只是我們是不是真的願意用對的方法,去活化和啟動它潛在的可能性,並且認知到,我們的大腦有多需要我們!擁有正確的動機和腦知識,大腦才能運作得宜,並且為我們貢獻更多!
讓我們一起用更多對「腦霧」的理解,將這份對神經退化的恐懼扭轉為更正面的預防力量!祝福你 和 你的大腦!
📙 本文摘自《腦霧:腦退化自救、預防失智,腦科醫師教你大腦重置,提升專注、記憶、思考三大腦原力(增訂版)》一書
腦霧的迷思和釋疑!5大QA一次解答【2022更新】陸續已經有分析發現,即便感染時肺炎症狀不嚴重但後續還是有出現新冠腦霧的風險。大學醫療網絡(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是加拿大頗富盛名的研究組織,團隊統整了將近40多個研究結果,證實了在罹病至少三個月後,五人之中有一人仍持續受到認知功能退化的困擾 。
紐約西奈山醫療體系(Mount Sinai’s Center)非常專注於新冠後遺症的復健和治療,二〇二二年一月所發表的研究中,團隊就發現在約莫一年的追蹤裡,有高達六成的病人出現了腦霧現象,後續仍舊全職工作的人,由原本的七成降至四成。
全球的科學家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許多研究,透過直接蒐集病人的腦組織、腦脊髓液、腦部影像、大型流病調查、實驗小鼠等,從各種角度著手,試圖去釐清新冠病毒傷害腦神經系統的路徑。
病毒會讓大腦產生「神經性發炎」,也會傷害血管的內皮細胞(Endothelial dysfunction),造成血管壁發炎和血管彈性變差,疫情造成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有可能增加腦霧現象的風險。
▍腦霧一定會導致永久腦損傷嗎?
不,腦霧當然有可逆機會!透過關注自身疾病、睡眠、生活、飲食等調理,我們很有可能會痊癒!在這裡我分享一些具體能改善腦霧的方法和策略,我們一起來儲存腦本:
🔸注意每天呼吸的空氣:接近大自然、享受森林浴,讓大自然幫助我們平衡壓力賀爾蒙和自律神經系統,也能舒緩焦慮、改善大腦認知功能。小心避免暴露在環境高濃度的PM2.5和「二氧化氮」中,居家要儘量避免在通勤的尖峰時間開窗,「菸害」的影響也很大,所以自己不抽菸、也不要吸別人的二手菸,電子菸依舊有傷害,能少則少。
🔸睡個好覺:充足和深層的睡眠,有助於腦細胞的休息和自我修復。良好的睡眠能「鞏固記憶」,睡眠也能促進大腦的可塑性,同時增加大腦廢物清除的能力。
🔸挑戰未知和持續溝通:保持、培養自己的好奇心,不害怕去學習新的事物,培養多個除了工作以外的興趣或專長,增加多樣化的生活面貌,是提升記憶力很好的方法。也要維持良好溝通能力:不斷練習表達與溝通,由於中年後罹患「重聽」的機會並不低,因此能即時矯正「重聽」的現象就特別重要。
🔸避免憂鬱和寂寞情緒:「感到寂寞」的人,未來十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約有一點五倍。離群索居的人罹患失智、高血壓、心臟病和憂鬱症的風險,確實都比一般人來得高,所以為了保護大腦,儘管工作和人際有諸多壓力,為了避免腦霧、失智找上門,打起精神、樂觀正向的生活是必需的。
🔸吃得好,保持「腦—腸」連結的健康:特別注意要少吃加工品和甜食,多吃食物原型和多喝水。抗氧化的「地中海飲食」被證實能預防老化和失智,多吃深綠色蔬菜和水果,食用富含omega-3的植物油如橄欖油,和每天一小把的堅果。小酌無傷、但千萬別過量,記得控制每周喝酒不超過兩瓶葡萄酒的酒精量,避免失智風險增高!
🔸讓身體動起來:別再把運動很累當作藉口了!擁有規律散步的習慣,比起完全不動的人,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能降低。身體多動是大腦能保持健康的關鍵因素,只要規律簡單的有氧運動,像是每天快走三十分鐘以上,騎單車和游泳也很好,就能產生保護大腦的作用。
🔸對抗新冠腦霧:第一時間能避免自己感染新冠肺炎最重要,利用正確飲食、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和接近大自然的戶外活動,減緩神經性發炎和改善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完整接種疫苗也可能有機會降低產生新冠長期症狀的發生率。照顧自己的睡眠品質,避免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憂鬱、焦慮等情緒風險,也能幫助我們遠離新冠腦霧。
🔸保護腦心連結:心和腦之間的交互影響是很緊密的,心律不整、心臟病和心臟衰竭,都會造成大腦的損傷,我們不但要治療心臟疾病,還要確保有顆快樂和開闊的心,這都能幫助我們遠離腦霧。控制血壓和血糖:沒有好好控制的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會增加腦細胞的老化速度,增加腦部小血管病變的風險,甚至中風的機會。避免肥胖、控制血糖,藉此可以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也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
▍想要變聰明真的遙不可及嗎?
腦神經系統的可塑性是確實存在的,只是我們是不是真的願意用對的方法,去活化和啟動它潛在的可能性,並且認知到,我們的大腦有多需要我們!擁有正確的動機和腦知識,大腦才能運作得宜,並且為我們貢獻更多!
讓我們一起用更多對「腦霧」的理解,將這份對神經退化的恐懼扭轉為更正面的預防力量!祝福你 和 你的大腦!
📙 本文摘自《腦霧:腦退化自救、預防失智,腦科醫師教你大腦重置,提升專注、記憶、思考三大腦原力(增訂版)》一書
▍延伸閱讀
2. Groff, D., et al., Short-term and Long-term Rates of 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Netw Open, 2021. 4(10): p. e2128568.
3. Spudich, S. and A. Nath, Nervous system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Science, 2022. 375(6578): p. 267-269.
4. Ellul, M.A., et al., Neurological associations of COVID-19. Lancet Neurol, 2020. 19(9): p. 767-783.
5. Nalbandian, A., et al.,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Nat Med, 2021. 27(4): p. 601-615.
6. Salinas, J., et al., Association of Loneliness With 10-Year Dementia Risk and Early Markers of Vulnerability for Neurocognitive Decline. Neurology, 2022.
7. Ceban, F., et al., Fatigu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ost-COVID-19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ain Behav Immun, 2021. 101: p. 93-135.
8. Soriano, J.B., et al., A clinical case definition of post-COVID-19 condition by a Delphi consensus. Lancet Infect Dis, 2021.
9. McAlpine, L.S., et al., Ischemic Stroke, Inflammation, and Endotheliopathy in COVID-19 Patients. Stroke, 2021. 52(6): p. e233-e238.
10. Matschke, J., et al., Neuropathology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Germany: a post-mortem case series. Lancet Neurol, 2020. 19(11): p. 919-929.
11. Aiyegbusi, O.L., et al., Symptoms, com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 of long COVID: a review. J R Soc Med, 2021. 114(9): p. 428-442.
12 Theoharides, T.C., et al., Long-COVID syndrome-associated brain fog and chemofog: Luteolin to the rescue. Biofactors, 2021. 47(2): p. 232-241.
13. Alkodaymi, M.S., et al., Prevalence of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symptoms at different follow-up period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