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鄭淳予 醫師
在平常的談話中,相信我們常聽到「自律神經失調」這個名詞;而且的確許多人真的深為這個症狀所苦。
不過,我們需要先澄清一個觀念;那就是「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一個疾病的名稱,而是一個許多疾病都會產生的一個「症狀」而已。就如同頭痛是一個症狀,偏頭痛、感冒、腦炎、腦瘤等這些疾病都可能產生頭痛這個症狀。
換句話說,當醫師說我們患了「自律神經失調」時,我們不要誤以為就治療這個「病」就好了,而是要進一步去瞭解是甚麼「疾病」引起了這個「症狀」,然後再根據實際的病因去作完整而有效的治療,才會得到真正的痊癒。
話說回來,到底「自律神經失調」這組症狀群包含了那些各別的症狀呢?
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症狀
常見的包括胸悶、心悸、腹脹、腹瀉、便秘、胃酸逆流、噯氣、發熱、冒汗、發冷等等由自律神經所控制的心血管、腸胃道、體溫控制系統、汗腺分泌等系統的失調所產生的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
至於會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的疾病非常多,包括:
除了糖尿病性末梢神經病變以外,最常見的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的疾病應該就屬焦慮症、憂鬱症、失眠與更年期症候群了。
- 焦慮症
- 憂鬱症
- 荷爾蒙失調:如更年期症候群
- 失眠
- 末梢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引起之末梢神經病變等
- 中樞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等
- 某些遺傳性中樞或末梢神經疾病
除了糖尿病性末梢神經病變以外,最常見的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的疾病應該就屬焦慮症、憂鬱症、失眠與更年期症候群了。
在如此高壓力的社會形態下,據統計總人口的80%都有各種程度不等的焦慮,當焦慮超過了某個程度後,特別是在長期的壓力之下,很容易就會出現各種程度不等的、不同的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而在如此不景氣、各種外在因素快速變動的情況下、物質的與情感的失落、生離死別的影響下、乃至於由於遺傳或個人體質,憂鬱症的罹患者也越來越多。
此外,人口老化造成了進入更年期的族群增多,由於荷爾蒙的不足引起自律神經失調者更是不少,後者甚至也伴隨著焦慮症或憂鬱症的發生,更助長了病情的惡化。
如何對治自律神經失調
當出現了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時,首先當然是諮詢神經科專科醫師,確定正確的病因,確實按照醫生指示作適當而完整的治療。
除此之外,下列措施應該對於疾病的治療與症狀的改善會很有幫助,謹提供作參考:
自律神經失調雖不是一種疾病名稱,但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卻十分惱人,包括胸悶、心悸、腹脹、腹瀉、便秘、胃酸逆流、噯氣、發熱、冒汗、發冷等,若出現以上症狀的時候,千萬不要大意忽視,如果藉由以上生活飲食的調節仍無法緩解得當,請務必早點尋求神經科專科醫師的諮詢與協助喔!
- 放鬆減壓:豁達的人生觀、旅遊、宗教信仰、靜坐冥想等
- 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
- 腹式深呼吸或呼吸調節運動
- 太極拳、瑜珈、或其他緩和的伸展運動練習
- 充足而優質的睡眠
- 均衡的營養:尤其要注重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補充、多攝取當季的有機蔬菜等。